猶太人成功的宇宙法則78:22
發布時間:2018-08-23 09:46來源:平臺
猶太民族由于在公元73年祖國被羅馬帝國滅亡之后,到處遭受迫害,只好四處逃避。在近兩千年的惡劣環境下,猶太人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活哲學,逐步積累經驗,變得尤為聰明,更能適應環境,因而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下去,乃至發財致富。
猶太人認為,宇宙與生活是相依生息,相容無悖的。因此,他們把這一看法,視作自己生活的法則,并把它活用到謀生、做生意,使其有了前進的方向的精神的支柱。
據猶太人人說,他們視作生活法則就是“78:22法則”,它是猶太人成功致富的根本。所謂“78:22法則”,嚴格地說,應是“78.5:21.5”,由于小數贅口,故稱作“78:22”。這個比數很有哲理,它是以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關系計算出來的。假設一個正方形面積是100,那么,它的內切圓面積78.5, 說來也巧,空氣中的氣體比例中,氮氣占78%,而氧氣占22%。人體的比重中,也是由78%的水及22%的其他物質所構成的。這個78:22的數據,成為人力不可抗抿的宇宙大自然的法則,人類不能違背這種法則而生存發展,試想,如果空氣中氮氣占20%,氧氣倒過來占80%,人類能在這樣的空氣中生存下去嗎?又如,若把人體的水份降至占60%,那定然會干枯而死。因此,猶太人認定“78:22”是個永恒的法則,沒有互讓的余地。
猶太人本著這樣的法則指導自己的生活,獲得了常勝不敗的結果。
例如,猶太人普遍注重學習文化知識,他們認為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所以,不管條件怎么惡劣,他們都教育和供養自己的子女讀書。有的猶太人因家庭經濟條件不允,則半工半讀堅持讀完大學。更有突出者,則利用業余一切時間學習科學和技術。為什么猶太人那么注重學習呢?他們堅信知識就是力量,知識不是人類天生而有的,人類只有付出努力代價才能得到,這是法則,正如“78:22”一樣,沒有妥協余地。這種法則驅使著猶太人辛勤地學習,使他們知識文化高人一籌,使猶太人獲得比例最多的諾貝爾獎金,使他們在各行各業處于競爭的優勢。
又如猶太人做生意,他們同樣本著“78:22”法則去經營運作。經商是為了賺錢,這是法則。他們認為,不嫌錢的經商,是不符合“78:22”的法則的,因而不能生存下去。欲要賺錢,在經營中就必須懂得核算,這正如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一樣,投入的資本,起碼要達到一定的利潤回報率才合算,如達不到這個比率,就不合算乃至虧本,這樣的生意就不能做;放貸賺錢法是猶太人起家的一招,他們在英國和歐洲產業革命之時,瞄準了企業發展急需資金的狀況,以高利率把錢借給那些企業,得到的回報率比自己辦企業賺錢還多,而風險相應減少,這是運用“78:22”的法則的一種表現。后來,猶太人又注意到各國經濟在不斷發展,需要更多的資金發展大項目,而以分散的放高利債形成不了力量。于是他們又想出辦法,把猶太人分散的財富積聚起來,設立正式的金融機構,集中力量投資耗資多的,回報率高的大項目。這樣做,既滿足了企業發展的需求,又解決了當地政府發展經濟的難題,自己可從中漁利。正是這樣,猶太人在美國、法國等歐美國家成為金融寡頭,華爾街的銀行家中不少是猶太人。18世紀末辦起中歐大金融市場的就是猶太人約瑟夫·門德壯。擁有上百億美元資產的羅思柴爾德金融世界,也是猶太人。
猶太人善于運用資金,靠籌集的錢增多增值,把其用到最佳的配置位置上,這就是“78:22”法則的活用。猶太人近兩千年來四處受到排擠和迫害,他們運用巧妙的處世哲學,以杰出技藝在狹縫中生存、發展,使整個民族不但保存下來,而且成為世界有影響的民族。
猶太人善于運用資金,考籌集的錢增多增值,把其用到最佳的配置位置上,這就是“78:22”法則的活用。猶太人近兩千年來四處受到排擠和迫害,他們運用巧妙的處世哲學,以杰出技藝在狹縫中生存、發展、是整個民族不但保存下來,而且成為世界有影響的民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