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go亚洲高清大胆美女人体_日本精品在线中文字幕_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

好的人生,從不設限

發布時間:2018-10-09 09:28來源:平臺

在大多數的青春里,都有這么一首歌:

 

我遇見會有怎樣的對白,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未。

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,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。


這首孫燕姿的《遇見》,是電影《向左走向右走》的主題曲,故事作者幾米和他的繪本,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青春的回憶。

 

我們從他的繪本里,學會了愛情這一課:

你愛的、你想的、你牽掛的,最終都會輸給對你好的。

 

你會永遠愛我嗎?

會!會!會!

 

學會了婚姻的道理:

結婚的意義不應該是,到了年紀需要找到一個人,和Ta組成家庭。

而應該是,我們最終走入婚姻,是因為“我愛你”和"你愛我"。

 

還學會了關于人生的徹悟:

人生就像剝洋蔥,總有一片會讓人流淚。

1539048153662721.jpg

在被采訪的時候,他講了這樣一段經歷:

今年年初去意大利簽名,在一家很小很小的書店朗讀自己的書,在場的幾乎都是外國讀者,有一個東方面孔的小男孩走到他面前說:

 

“幾米老師,我在8歲的時候,媽媽就會買您的書給我看,謝謝您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。”

然后那個男孩就掩面哭泣,無法自抑,身邊圍滿了意大利人,他們不曉得這個作者和讀者之間發生了什么,幾米就站起來抱抱他。

 

那個小男孩還說,因為幾米的作品,讓他覺得自己要從事藝術創作,所以來到意大利學電影。

聽到這個小男孩的故事,整場人都哭了。

 

幾米說,這份工作帶給他最大的觸動,就是曾有讀者來告訴他說,從自己的書中得到一些力量,并且感謝他陪伴自己度過了非常黑暗的時期。

 

我在紛擾的城市里

尋尋覓覓

昨日的悲傷  我已遺忘

可以遺忘的  都不再重要了

人總在最深的絕望里     遇見最美麗的驚喜

1539048204668753.jpg

2018年,幾米已經60多歲了,誰曾想過,他從40歲開始,才成為真正的自己。

幾米從小就是個愛畫畫的孩子,課本空白處,到處都畫滿了涂鴉,但在那兩個年代,人們都覺得畫畫又不能當飯吃,幾米沒有專門學過畫畫,也從來沒有認真地上過美術課。

 

直到高中的時候,遇到一位同學,想要考美術系,那時的他才知道,原來大學還有美術系,這才又激發了幾米畫畫的念頭。

他幸運地考上了美術系,選了設計方面的專業,畢業后就進了廣告公司,在這個圈子一待就是12年。

 

廣告公司的創意型工作,又帶給他畫畫的靈感,于是他就拿起畫筆開始畫插畫。

慢慢地,他爭取到了為雜志畫插畫的機會,但那個時候,稿費只有300塊一幅,加上工作又比較忙,他就再也沒有發表作品了。

三年后,一次偶然的機會,幾米又開始和出版社合作,他的畫才漸漸引起了別人的注意。

 

有一次,他去算命,算命先生說他95年會平步青云,于是幾米就在94年的年底,拿到公司的年底分紅就辭職了,正式成為一位自由畫家。

 

自由的生活沒有過多久,他就覺得身體不適,去醫院一看,被確診為“急性骨髓性白血病”,這讓他感到當頭一棒。

 

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化療,他的身體有所好轉,回到家里繼續畫畫。

幾米說,那個時候,他覺得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尾端,也許可以出一本書,留作紀念。

 

他從來沒有想過,自己可以變成一個作者。

因為這場病,發現死亡離自己那么近,每天都在算那個日子的時候,只能通過書寫、畫圖來釋放自己的恐懼,創作讓他忘記了疾病。

 

其實,他畫畫的初衷,是想留給自己的女兒,他也坦誠地說,自己畫畫的時候,沒有想過要去刻意表達什么,至于能感動讀者,那是意外的收獲。

幾米用他的故事治愈了無數人,一幅幅溫暖的童話背后,總能戳中淚點。


在《向左走向右走》《地下鐵》等繪本熱銷之后,幾米成為接替瓊瑤劇的流行文化的新代表,而且改變了“繪本”這個原本是兒童專屬的傳統概念。

 

從癌癥患者,到暢銷繪本作者,幾米的故事就如他所寫的那樣:

所有的悲傷,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;

所有的遺憾,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。

我在冰封的深海,尋找希望的缺口;

卻在午夜驚醒時,瞥見絕美的月光。

 

創作迷人的地方

在于它沒有“一定”


關于創作,幾米在采訪中說:“圖像的形式和技術好不好,其實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迷人的故事,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”

 

創作的努力并不是線性的前進,并不是你很用功,就會每本作品比下一本更好,有時候反而是逆向的,有時候是盤旋的,有時候是跌宕的,有時候又彈起來。

所以并不是經驗更多就能帶來好的作品,等你更老練的時候,反而失去一些動力。

比如說《向左走向右走》,17年后才做了第二本,已經失去了當時那種在創作領域上非常天真、爛漫、無所拘的狀態。

 

藝術需要靈感,需要哲思和浪漫,但藝術的實現也需要規則和紀律,需要繁瑣和具體的勞作。

所以幾米說,他始終相信,唯有專注地坐在書桌面前,跟作品融為一體,才可以持續創作的狀態,唯有紀律才可以產生自由。

 

有一句話這么說:才華是一個門檻兒,后來覺得勤奮是一個門檻兒,再往后,當知道自己既沒才華,也不夠勤奮的時候,發現時間也是一個門檻兒。

1539048254258549.jpg

美國作家大衛·福斯特·華萊士,曾在某大學做過一篇著名演講,主題關于自由和平庸。華萊士將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喻為水——我們生活在其中,卻往往意識不到其存在。日復一日的單調、重復,讓我們喪失了對生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。

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小A,在2016年一整年都感受著這種彌漫全身的疲憊感。

彼時,她已經工作了5年多,靠著多年的拼勁和強于同齡人的學習能力、工作能力,從一個職場菜鳥做到了不錯的管理層。就像一條魚,為了生存,憋著一口氣,只顧往前游。

 

但她卻漸漸感受到自己正進入一個瓶頸期:

“我開始靠套路去完成工作——并不是敷衍,而是自以為熟練的工作經驗帶來的負面效果。

我對接客戶,說著套路化的話術;寫方案,用著套路化的邏輯;甚至和人相處,也用著套路化的情感。”

 

她意識到,這種套路是工作的瓶頸,也是她生命的局限。

小A相信這句話:有的人工作了十年,其實只是一年經驗的重復。不想要重復的、不再成長的人生,想停一停,給自己一個間隔年,去思考生活的答案,也為了更好地出發。

 

在隨后的半年里,小A辭了工作,讀書、寫字(給媒體供稿)、養身體,清理過去五年的生活,并重新找到了自己心里的定盤針和生活的初心。

有時候,你需要給人生按一個暫停鍵,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過去和未來的人生。停下,是為了更好地回來。

 

一個改變引發更多的改變,有時候你不知道之后會發生什么,但改變總會創造意想不到的可能性,為你的生活打開更多可能性。

 

幾米曾經在一次分享中說起自己的經驗:

第一,基本的才華是要有的。

第二,需要持續不斷地專注。

第三,有夢想,請馬上開始。


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

就堅持到底


法國劇作家、小說家維克多·雨果曾說:世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都更為強大,那就是恰逢其時的一種理想。

 

幾米的經歷告訴我們,“恰逢其時”很重要,這個契機也許是一場病,也許是一句話,也許就像村上春樹在球場上的一次靈光乍現——“自己可以去寫小說”,于是就去買了紙和筆開始寫作。

這種契機可遇而不可求,于你來說,與其等待這場契機,不如自己創造一個契機,并且記住,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。

 

幾米的經歷還告訴我們:絕望的時候,一定要向生活抗爭。

你不去抗爭,怎么會知道上帝是否會來救你呢?

最后想說的是: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,就堅持到底,說不定哪天,這件事,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